好汉归来,奔赴美好-世界通讯
图源:武汉马拉松组委会
如果不是刻意计算,
(资料图片)
曾让无数跑者暌违已久的汉马,
其实才过去两周。
好汉归来,奔赴美好。来自五湖四海的2.6万名跑者齐聚“江湖”之城,所有的等待与期望,在站上起跑线的那一刻得到充分释放。
无论跑的是13公里、21.0975公里,还是42.195公里;无论配速是3分14秒、5分20秒,还是8分10秒,每一位跑者都是当之无愧的主角,跨过江河,奔向山湖,在1300多万武汉市民的加油声中突破自我,留下人生的美好时刻。
图源:武汉马拉松组委会
留下美好记忆的,不止在赛道上尽情释放的参赛选手。
有关跑者的故事,在比赛的那几天你或许听了很多。当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我们再一次走进让无数跑者点赞的2023武汉马拉松,走近在背后默默奉献的志愿者们。
这一次,我们不聊跑步,听听四个汉马志愿者记忆中的汉马美好瞬间。
很累很累,但是明年还要来!
讲述人:邓爽
湖北工业大学学生,起点校级负责人
“我一直很享受这种为他人服务,帮助别人的过程,温暖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很快乐,这种幸福感是双向的。”邓爽说。
4月16日当天,凌晨2点起床,提前做好各种准备工作,3点半从湖工出发,4点半到达位于武汉关,直到8点半,所有的运动员出发完毕,做好最后的收尾工作,他们才坐上回校的大巴。
组委会将此次汉马起点的服务保障工作交给了湖北工业大学,这支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也是此次武汉高校志愿服务团队中人数最庞大的一支队伍,他们承担了起跑点区域的引导,检录和人墙等服务工作。
邓爽作为校级负责人,除了与带队老师一起统筹协调各岗位志愿者组长,也分管了外场引导小组。通过一天的努力,他们的用专业的工作作风,获得了组委会的高度认可。
很多参赛选手被他们热情的加油声所感动,“有很多跑者关心我们站这么久累不累,每一句真诚的道谢都让我们觉得辛苦是值得的……有一位参赛选手被我们的热忱感染,执意要送一双跑鞋给旁边我们的同学,我想这也是一种马拉松精神的传承吧。”
“你要问我累不累,累,你如果问我明年还来吗,我想大多数同学的回答都会和我一样,我们还想来”。回想起那天的经历,邓爽依旧难掩激动的心情。这段特殊的经历是结束,也是一个新的开始。
据悉,今年共有来自在汉各个高校的近7000名志愿者参与此次汉马。
等了三年,终于等到这一天
讲述人:熊倩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生,终点校级负责人
来自四川湄洲的熊倩,从小有着当老师的梦想,如今武汉是她的二个故乡。
2020年初,还在家乡的她每天第一件事就是搜索武汉的相关新闻,从那时候起,武汉在她心中有了特殊的位置,当时就想着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去武汉看看这个英雄城市。
等了三年,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2020年、2021年我都报名了,我和武汉这座英雄城市一样,与这场汉马的约定已经足足三年。如果说前两年是带着激动的心情参加汉马志愿者,那今年多了一份热爱与期待。”熊倩说。
在汉马全程终点这样一个特殊的服务区域,熊倩见证了记录的诞生,成功冲线的喜悦以及坚持的意义,这些都令她难忘,但有一幕却让她彻底破防。最让熊倩铭记的是在终点一个全马女选手的拥抱,让她感觉仿佛自己亲自跑完了比赛。熊倩说,作为全马完赛见证者,很荣幸见到了一个又一个坚持的人,或许每一个人背后都有故事,都是为了这一场约定等了三年。
在终点,熊倩和许多衣服湿透的志愿者们一起,顶着烈日给选手们做好规定范围内的服务工作。一次次礼仪般的引导、一次次伸手、一次次击掌、一次次拥抱、一个个给跑者喷雾时蹲下又起来的身影……熊倩说,那一声声“谢谢你们!”,让自己觉得很有成就感。
跑者对她说,“有你,真好!”
讲述人:许虹
武汉市东湖医院公共卫生科主任
今年,是年过50的许虹第三次作为医疗保障人员参加汉马。服务地点在全马的28.5公里处,也是全程中最容易出现伤病的路段。武汉市东湖医院是汉马医疗保障定点收治医院,在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设有医疗保障点,许虹和同事们一起,为运动员们安全保驾护航。
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许医生和她的同事们事无巨细。从小到一块纱布、一包棉签,大到气道管理箱、ied、血糖仪、指脉养等,包括应对天气临时增加的糖盐水,都准备充分。
今年,让许虹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名运动员走到跟前询问有没有凡士林时的一句感谢。那位选手说:“有你们,真好!”特别朴素的一句话,却让许虹感到无比的欣慰,也成为她在汉马记忆中珍藏的美好瞬间。
像许虹一样为此次汉马保驾护航的医务工作者还有很多。
“为你加油!”不止字面意思
讲述人:李宇翔
壳牌武汉塔子湖加油站经理
“不是每个人都见过凌晨4点的武汉,在长江大桥上看日出,感觉特别美。”湖北壳牌公司的李宇翔回忆起今年汉马的美好时刻,特别骄傲。
比赛当天,李宇翔凌晨4点不到就起床, 5点半提前到达武汉长江大桥上做各项准备工作,设立位于长江大桥中间的志愿服务点。就这样,李宇翔和他的同事们以志愿者的身份,开启了人生中第一次汉马。
汉马当天,气温较高。在穿短袖都觉得热的天气,李宇翔和同事共12人穿着定制服装的“玩偶”在长江大桥上一站就是大半天。“最大的困难不是热,而是不敢喝水,上厕所一去一回就得二十分钟,这身衣服好不容易穿上,得保持服装的完整性。”李宇翔说。
汗水没有白流。李宇翔用可爱而又创意十足的造型成为了当天长江大桥上最靓丽的风景线,不仅为所有人带来了欢乐,也用一声声加油声,为参赛选手们鼓劲,传递信心。
“加油啊,你们已经跑了一半了”、“一定可以的,别放弃”,李宇翔和同事们不停给过往选手加油。特别是后半段健康跑的选手,有不少人都是第一次参加,这个时候一声加油,一瓶水,都可能支撑他们坚持下去的动力。看到有些选手有点跑不动了,李宇翔开始尝试跟他们互动,忐忑的把手伸出来和选手击,得到了很多人的热情回应。
选手们的热情同样传递给了这些壳牌工作人员。李宇翔说,他们准备在公司内部组建一个群,从现在开始备战明年的汉马。“一方面是为了锻炼身体,一方面这次志愿者的经历也让我们深深感受到这项运动的魅力,我们也想跑过山湖,奔赴美好,体验不一样的汉马,感受不一样的人生。”他说。
谈到印象最深的一幕,李宇翔说,一位选手看到他们衣服上的标识,打趣道:“壳牌不是在塔子湖有个加油站吗,没想到你们今天在这里跟我们加油,蛮有意思啊!”在让天堑变通途的长江大桥上,不同的是,李宇翔和同事们从彼“加油”变成了此“加油”,相同的是,将澎湃的能量注入到选手当中。
极目新闻记者钟洲聂颖健
(部分图片由湖北壳牌能源有限公司提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