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1例!已隔离!多地均已出现!天津人千万要警惕! 世界即时
沈阳疾控发布紧急通告
沈阳新增1例猴痘病毒确诊病例
(资料图片)
目前已隔离,详情如下:
6月29日,沈阳市报告1例疑似猴痘病毒感染病例,该病例经省、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及中国疾控中心复核,实验室检测结果为猴痘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经临床专家组会诊,7月3日诊断为猴痘病毒感染确诊病例,目前患者正在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隔离治疗,情况稳定。
猴痘已在我国多个城市出现
国内确诊首例儿童猴痘病例
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全球猴痘趋势报告显示:自2022年1月1日以来,世界卫生组织所有6个区域,已有111个成员国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了猴痘病例。
@截至2023年6月5日,共报告了87929例实验室确诊病例和1095例疑似病例,包括146例死亡病例。
图源:世界卫生组织官网
国内的城市中,北京、广东广州都先后监测发现猴痘病毒感染病例。
2022年6月24日
中国台湾新增确诊1例,这是中国报告的第一例猴痘病例。
2022年9月16日
中国内地出现首例输入性猴痘病例——一名29岁的中国籍销售人员于9月2日至8日访问德国,9月2日在柏林出现男男性行为。他随后前往西班牙,并于9月14日返回重庆。该男子曾出现喉咙干燥发痒,9月9日发烧,右脚踝出现红色皮疹和脓疱。9月11日,他前往一家私人诊所,服用消炎药。9月14日,他被隔离在重庆新冠肺炎隔离点。他自述出现猴痘样临床表现,随后被重庆市疾控中心确定为猴痘疑似病例。
2023年6月6日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发布消息,北京发现两例猴痘病例,其中一例为境外输入病例,另一例为境外输入病例的关联病例,两名病例均是通过亲密接触感染。
2023年6月10日
广州市监测发现2例猴痘病例。病例分别为43岁男性和29岁男性。经广东省、广州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及中国疾控中心复核,实验室结果猴痘病毒核酸阳性,结合病例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诊断为猴痘确诊病例。
2023年7月3日
沈阳市诊断为猴痘病毒感染确诊病例。
国内已出现首例儿童猴痘确诊病例
2023年6月8日台湾中央社报道,中国台湾确诊了首例儿童猴痘病例,该名病例为新竹市4岁男童,6月1日晚间出现相关症状,应是被同住的30多岁确诊男性家人所传染。
那到底什么是猴痘呢?
能不能预防和治疗?
天津疾控曾发布科普
猴痘病毒是全球性流行病
猴痘是怎么发现的?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消息:
截至5月21日,全球已有12个非猴痘流行的国家,向世卫报告了92起猴痘确诊病例和28起疑似病例,并预计全球猴痘确诊病例会继续增加。
世界上第一例猴痘病毒,早在1958年的哥本哈根就已经发现了。
猴痘顾名思义,最早就是在猴子身上发现的(发现的首例是绿猴)。
等到1970年的时候,刚果民主共和国发现了首例“人感染猴痘”的病例,当时病毒的主要流行地区为非洲的热带雨林地区。
直至2003年,猴痘首次发生于非洲地区之外,在美国数州暴发,暴发原因可能与宠物土拨鼠有关。
时至今日,猴痘已经开始在非猴痘流行国家发生(非猴痘流行国家简单理解就是本不应该大量发生的国家)。
猴痘传染吗?
传染啊!这是肯定的!
猴痘传染主要通过动物传人、人际传播两种!
人可以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的呼吸道分泌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其它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
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母体胎盘、性、长时间面对面等)。
猴痘有哪些症状?
脓疱发热头痛!长达21天!
猴痘的潜伏期通常是6-13天,最长可到21天。
感染者会出现发热、头痛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随后在面部及身体其他部位出现皮疹,并逐渐发展为脓疱,持续一周左右时间,之后结痂,一旦所有结痂脱落,感染者即不再具有传染性。
常见发生部位,多在脸部、手掌、脚掌和躯干部位。
感染分为两个阶段:
发病期(0-5天)
皮肤出疹期(1-3天)
皮肤上出现的浓痘,也与天花相似。
如何治疗与预防猴痘?
感染者需进行21天自我隔离
猴痘的治疗方法
猴痘为自限性疾病,大部分预后良好。目前国内尚无特异性抗猴痘病毒药物。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和并发症治疗。
大多数情况下,猴痘症状在2-4周内自行消失。
猴痘的预防:
一是避免和罹患猴痘的人密切接触。性接触、特别是男男性接触具有较高的风险
二是避免在高发国家与野生动物直接接触。避免捕捉、宰杀、生食当地动物。
三是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清洁和消毒,做好手卫生。
做好健康监测:
若在国内外有可疑动物、人员或猴痘病例接触史,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一般可以选择皮肤科,并告知医生流行病学史,结痂前避免和他人密切接触。
关于猴痘你关心的问题都在这里
“天津族”整理自:天津城记、天津疾控、辽宁疾控、广东疾控、北京疾控、人民日报网络,侵权请告知删除。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
关键词: